繁陽鎮龍亭社區:打造“小亭幫你忙”品牌 以“微陣地”撬動民生“大幸福”
近年來,蕪湖市繁昌區龍亭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以群眾家門口的涼亭陣地為錨點,打造“小亭幫你忙”品牌,深度融合“黨建+志愿+治理”,把“小陣地”建成“大舞臺”,把“微服務”做成“大民生”,探索出一條“機制先行、民生直達、品牌共生”的社區治理新路徑。
圖為“小亭幫你忙”志愿者參與協商議事
建機制、強主軸,把“黨建引領”寫進制度。“群眾去哪兒說事?說了誰聽?聽了誰做?”龍亭社區黨委把居民“三問”作為制度設計的起點,建立“3+N”核心運行機制,“3”即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黨員中心戶三級主軸,上下貫通、一貫到底,“N”即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物業企業、業委會、樓棟長、社區達人等N方力量整合。同步出臺《“小亭幫你忙”志愿服務管理辦法》,把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三單”聯審、項目領辦、積分兌換、星級評定等8項制度固化下來,實現“群眾點單—黨委派單—黨員接單—積分曬單”閉環運行。近年來,社區黨委依托服務機制累計鏈接區直部門、高校、醫院等26家單位資源,落地服務項目41個,群眾滿意度100%。
圖為小區老年人活動陣地啟動儀式
辦實事、解難題,讓“民生清單”變“幸福答卷”。群眾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社區黨委把“小亭”搬到群眾家門口,先后打造“黨群議事亭”“金橋二區暖心屋”等8個“微陣地”,累計開展政策宣講、健康義診、公益市集、文化惠民等活動154場,服務居民5000余人次。金橋二區入口的廢棄物業用房,曾是小區治理“痛點”。社區黨委通過“小亭議事”收集訴求,發動50名黨員志愿者“敲門”征求意見,把雜物間改造成“暖心屋”。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精心打造“暖亭小站”公益角,招募中醫理療、縫紉修補、家電維修、愛心義剪等志愿者,定期開展便民志愿服務,居民進門就能量血壓、縫褲腳、修小家電、剪頭發,一站式解決“小急難”。
塑品牌、強輻射,把“點上盆景”變“面上風景”。立足“小亭”IP,社區黨委按照“一年搭框架、兩年出亮點、三年樹品牌”的總體思路,持續孵化“龍亭9號見”“關愛不亭”“書香龍亭”等4個子品牌,形成“說事、辦事、幫事、樂事”全場景服務鏈,“小亭議事”累計化解鄰里糾紛、停車難等“關鍵小事”113件;“龍亭9號見”每月9日把理發、磨刀、小家電維修等便民服務送到樓棟口,受益群眾超2600人;“關愛不亭”為獨居、殘疾、困境兒童等群體建立“紅色檔案”,實行“黨員+志愿者”二對一幫包,累計敲門入戶走訪600余次;“書香龍亭”依托龍亭書苑開展親子閱讀、紅色故事會、家長學校等活動120場,惠及青少年1100余人。
強隊伍、注活水,讓“自我造血”賦能長效。2025年,龍亭社區黨委以“紅色引擎”點燃慈善基金,首期撬動1.6萬元“第一桶金”,全部注入志愿服務“孵化器”,讓“有錢辦事、有人干事、可持續干事”從口號變成實景。通過“小亭幫你忙”黨員志愿服務隊率先垂范,帶頭捐款、帶頭服務,把黨的組織力轉化為眾籌號召力;共建單位、愛心企業、居民群眾紛紛“接力”,形成“財政補一點、企業添一點、居民籌一點”的多元“輸血”鏈。社區把零散愛心匯成“公益蓄水池”,以“公益+低償”激活自我“造血”,托育托教、健康義診、心理輔導等貼近生活的服務項目接連落地,“龍亭9號見”公益市集、愛心義賣讓居民在“趕集”中做慈善,在“淘寶”里獻愛心;積分兌換、榮譽榜單、愛心證書則讓每一份善意都被看見、被尊重,慈善基金不再只是“儲錢罐”,而是撬動治理的“支點”,成為居民看得見、摸得著、可持續的幸福底氣,繪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溫暖底色。
小亭不大,卻盛得下萬家燈火;微光成炬,正照亮龍亭未來。龍亭社區黨委將始終與群眾肩并肩、心連心,讓“小亭幫你忙”成為永不打烊的幸福驛站,把治理答卷寫進煙火日常,把溫暖故事刻進歲月年輪,攜手萬千居民,共赴美好生活新征程。(嚴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