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刀刻歲月,溫情暖匠心——代亭村與高校共話非遺傳承
近日,蕪湖職業技術大學的教師攜同學生們踏進了具有千年歷史的代亭村,深入了解這里的石雕藝術,并為辛勤工作的石雕工藝師們送上了降暑慰問品。此次活動不僅加強了校地合作,也為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代亭村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獅子山腳下,自古以來便以精湛的石雕技藝聞名。村里的道路兩旁隨處可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從古樸的門樓到精致的窗欞,無不展現著匠人們的高超手藝和無限創意。據史料記載,代亭村的石雕歷史可追溯至上千年前,當時的工匠們就已經能夠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材資源,創作出既實用又美觀的建筑構件和裝飾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技藝逐漸發展成為村落的文化標志和經濟支柱。
領略匠心雕琢之美
在村委會的組織下,蕪湖職業技術大學的師生們參觀了幾個典型的石雕工作室。他們親眼見證了從選材、設計、雕刻到打磨的一系列復雜過程。工藝師們手持鐵錘和鑿子,全神貫注地對著一塊塊堅硬的石頭進行雕琢,每一次敲擊都準確有力,每一筆線條都流暢自然。學生們被這種專注和匠心所打動,紛紛拿出筆記本記錄下所見所聞,不時發出由衷地贊嘆。這里的石雕不僅僅是一種手工藝術,更是一種承載著地方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的重要符號。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在場的學生深刻體會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所在。
傳承創新共話未來
在交流環節中,學生們積極提問,好奇地詢問關于石雕的各種細節,比如如何根據不同石材的特性來選擇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同時融入現代元素等。工藝師們耐心解答,并分享了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小竅門。一位年輕的學生甚至嘗試著拿起工具,在師傅的指導下體驗了一番簡單的雕刻工作,雖然動作略顯生疏,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興奮和成就感。
為了讓這些默默堅守傳統的工藝師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支持,蕪湖職業技術大學的師生們特別準備了降暑物資作為禮物。當這些貼心的禮物遞到每位工藝師手中時,他們的臉上露出了質樸的笑容。一位年長的工藝師感慨地說:“看到這么多年輕人對我們的工作感興趣,還特意來看望我們,真的很溫暖人心。”
此次訪問活動,不僅讓學生們親身體驗到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魅力,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它促進了高校與社會的聯系,增強了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尊重。在這樣的互動中,傳統與現代相交融,歷史與未來相聯結,共同編織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篇章。未來,代亭村計劃定期組織類似的文化交流活動,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石雕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來。(查全玲)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