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升學禮奏響“文明曲”
8月15日晚,峨山鎮金榜題名的大學新生,在家長、老師、鄉賢、各級好人及鄉親們的共同見證下,以一場主題為“文脈傳承·清風啟航”的莊重文明儀式,取代以往奢華的“升學宴”,完成了人生重要時刻的加冕。
在傳統習俗中,孩子升學舉辦“升學宴”,邀請親朋好友相聚慶祝,本是表達喜悅與感恩的方式。但隨著時間推移,“升學宴”逐漸變味。一些地方大操大辦之風盛行,宴席規格不斷攀升,菜品琳瑯滿目卻造成大量浪費。賓客們也被人情裹挾,禮金數額水漲船高,成為沉重經濟負擔。考得好的家庭辦宴怕被指炫耀,考得不理想的家庭辦宴又滿心尷尬,原本單純的慶賀被復雜的人情世故與攀比心理籠罩,失去了初心。
峨山鎮的集體升學禮恰似一劑文明良方。它以文化儀式重構慶祝內涵:學子朗誦《啟程·逐夢·歸鄉》傳承文脈,師長贈言寄托厚望,跨越“龍門”象征成長蛻變。這些充滿文化意蘊的環節,將個人成長與鄉土文明緊密聯結,讓慶祝從物質炫耀轉向精神升華。
集體升學禮激活了鄉風文明的內生動力。當“00后”學子成為文化衫設計者、移風易俗宣言人,當“青春代言家鄉”系列活動讓年輕力量成為文明傳播主體,青年群體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文明新風的主動塑造者,讓鄉風文明有了持續涌動的源頭活水。
集體升學禮用莊重的文化儀式替代了喧囂的宴席,用文明的清風吹散了升學季的奢靡之風,更以基層治理的智慧創新,為新時代移風易俗寫下生動注腳。
移風易俗不能靠簡單禁令,而需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當集體升學禮將個人榮譽與集體記憶結合,把物質節約與精神富足統一,既守護了“耕讀傳家”的文脈根基,又培育了“崇文尚教”的時代新風。這曲正在奏響的“文明曲”,終將匯聚成社會文明進步的磅礴樂章。 (章平周)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