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移風易俗倡文明 改除陋習樹新風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上臺階,繁昌區繁陽鎮以科學思想為引領,塑造文明鄉風為指引,廣泛開展各類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引導群眾改除陋習,倡導群眾廣樹新風,讓踐行村規民約成為一種習慣,讓文明新風“入腦入心”,展現廣袤鄉村大地嶄新氣象、廣大農民群眾昂揚風貌。
圖為繁陽鎮舉辦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故事
多措并舉,有效引導。近年來,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攀比之風卻時有發生,傳統理念下的人情往來、高額彩禮等等,帶來群眾經濟負擔,也不利于文明風尚的形成。為推動農村樹立文明新風,繁陽鎮緊緊圍繞培育鄉風文明主題,通過召開移風易俗工作布置會,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故事、制定村規民約、繪制移風易俗主題文化墻,倡議群眾婚事簡辦、厚養薄葬等形式多維度宣傳移風易俗,不斷推進“一約四會”群眾評議等制度,充分發揮村民自治能力。提出喜事要新辦,不準鋪張浪費等“七要七不準”,將移風易俗體現在《村規民約》中,培養科學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讓和美鄉村更加文明。
圖為繁陽鎮居民、繁昌四中老師“安徽好人”潘春明發出文明倡議
率先垂范,選樹典型。從身邊黨員開始,從細胞創建開始。要求全鎮黨員干部做出表率,簽訂《移風易俗倡議書》,落實移風易俗舉措。嚴格貫徹落實黨的紀律要求,召開民主生活會、主題教育學習會,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執行移風易俗相關規定,發揮黨員干部、村社區“兩委”示范引領作用。通過群眾道德評議的方式推舉“身邊好人”,在各村、各實踐站公開展示好人事跡,開展宣講會傳播好人事跡,以榜樣力量激勵和帶動轄區內人民揚正氣、促和諧的精神。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良風氣,以身作則,爭做移風易俗的帶動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建立黨員干部婚喪事宜報備制度;每年清明、上元等重要祭祀節日,組織干部下沉基層對重點路段、重點人群,開展文明祭祀宣傳;走街訪戶加大對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宣傳力度,及時掌握村民婚喪動態,面對面上門宣傳新規。
積分激勵,全員參與。依托各村、社區文明實踐站的建設,建立村民積分信用超市,把發動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實踐、惠及群眾生活落到實處。繁陽鎮鼓勵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根據群眾實際情況,制定信用積分制度,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信用超市”,把履行移風易俗納入文明村、五星文明戶、文明家庭等評優資格中,鼓勵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踐行好人好事、見義勇為、鄰里互助等量化積分,村民可憑積分定期兌換日常生活用品等獎品,村民在信用超市的積分還可作為參與身邊好人、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戶等先進典型評選的依據。2023年繁陽鎮評選出村級、鎮級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戶、最美家庭48戶,身邊好人35人,優秀志愿服務典型12個,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移風易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全員參與建設文明鄉村的良好氛圍。(徐瑩瑩)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