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入民心 文明鄉風撲面來
“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在峨山鎮東島村這些陳規陋習是行不通的,村民除了幫忙,象征性送去幾十元,既減輕了村民的負擔,又增加了鄰里關系,比起以前婚喪嫁娶比闊氣、講排場,現在的東島村重情輕禮的淳樸民風正冉冉升起。
“以前辦大事,基本都進酒店,錢大把大把花出去不說,酒菜至少浪費一大半,自從村里修建了公堂屋,設置了10張桌椅,能容納近百人聚餐,雖然宴請只能吃一頓飯,十個菜,標準不得超過400元,即使是這樣的硬件條件,還是有不少村民報名舉辦宴請,這不僅節約不少費用,更重要的是增進了鄰里關系”,家住東島美麗鄉村中心組的李惠玲老人說道。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峨山鎮東島村以文明村鎮創建為載體,建立“蓄能+動能”工作法,做到基層組織是“車頭”,廣大黨員是自帶引導力的“動力車廂”,帶領廣大村民跑出美麗鄉村加速度。
“蓄能”。將德、能、勤均優的人才納入到鄉風文明人才儲備,提升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的能力和質量。積極引導鄉賢能人、致富帶頭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參與鄉風文明建設中,定期開展“頭腦風暴”,獻計獻策,促使改變民風、鄉風的方式更貼近群眾、更易落實、更有效果。
“動能”。積極發揮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等“五老人員”作用,創新打造 “黨員聯戶”“就近聯戶”模式,解決積存已久的難點、重點問題,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同時,引導廣大群眾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建設,讓群眾在享受美麗鄉村帶來成果的同時,更為自己的一份付出感到自豪。
近年來,峨山鎮東島村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目標定位,定期開展李氏祭祖、農民文化節、非遺巡回展演、民歌演唱等活動凝聚人心,積極宣傳道德模范事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自2017年以來,先后推報評選出市級“五星文明戶”1戶、區級“文明家庭戶”2戶、“最美庭院”8戶、“好婆婆”6人、“好媳婦”15人、“繁昌好人”2人和繁昌區敬業奉獻類道德模范1人,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誠實守信,以這樣喜聞樂見的方式改變村民老觀念、舊思想,豐富傳統節日的思想內涵和表現形式,讓鄉村文化更淳厚、更有魅力。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