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平鋪鎮:文化陣地惠民心文明鄉風促振興
繁昌區平鋪鎮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謀劃,主動實施,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不斷優化基層文化服務,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讓群眾更便捷地享受到更優質的文化服務,不斷助力文化高質量發展。
完善公共文化陣地建設,讓群眾有“去處”。繁昌區平鋪鎮不斷創新思維,強化活動宣傳方式,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硬件”和“軟件”建設,以“鎮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服務點”的建設模式,構建上下聯通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建立覆蓋全鎮的網絡體系,以各類活動為載體,注重多方面、多渠道的開展文化惠民民生工程宣傳工作。截至目前,繁昌區平鋪鎮已建成了百姓大舞臺7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4個,農家書屋15個,實現了文化資源均衡配置,文化活動統籌安排,文化服務逐年提升的新局面。
強化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收獲群眾“好聲音”。繁昌區平鋪鎮注重文化服務隊伍建設,不斷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力度,促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立足“專業骨干為主+業余團隊參與”相結合的模式,通過組織開展文化活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全民健身”等文娛活動,鼓勵文藝愛好者加入,大力發掘鄉土文化人才資源,組建村級文化隊伍,使其成為活躍農村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生力軍,不斷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活躍文化生活氛圍,形成城鄉處處是舞臺,群眾人人做主角,文化惠民民生工程讓全鎮百姓置身于和諧美好的文化畫卷之中。
用好用足文化惠民平臺。提升群眾“滿意度”。繁昌區平鋪鎮以文化進萬家、送戲下鄉等活動為載體,用好全鎮百姓大舞臺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不斷滿足群眾文化多樣化需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功能,堅持以“黨建+非物質文化遺產”“黨建+文化活動”為抓手,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組織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繁昌區農民豐收節、平鋪鎮民俗文化展演,平鋪鎮農民廣場舞展演,平鋪鎮桃花節等。
強化資源融合,鋪好群眾“資源路”。繁昌區平鋪鎮著眼于讓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立足鎮域特色,注重“惠民、樂民、利民、親民”,用文化惠民工程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提高鄉村振興中的民生溫度,把農家書屋建設作為提高群眾素質、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初步形成了以文化站、農家書屋為基礎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充分利用農家書屋現有圖書存量資源實現共建共享,全鎮各村農家書屋的圖書進行流轉更新,并完成圖書流轉配送工作,將群眾喜愛、容易讀懂的書籍送到他們身邊,解決了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切實發揮文化惠民、利民作用。同時,邀請區文藝志愿者深入文化站進行業務輔導和培訓,開設書法、美術、戲曲、攝影、剪紙等輔導班,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共享文化資源,定期開展文化惠民實踐活動,使廣大群眾活動有場所,學習有去處。(查金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