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華陽社區:村民自籌修路基 柏油馬路鋪起來
1月16日下午3時許,繁陽鎮華陽社區主要負責人在汪屋村民組剛建成的“美麗鄉道”上察看防護欄質量,途經的車輛司機紛紛與他打著招呼,連聲稱贊社區為村民做了件大好事,使他們的車子很輕易地就可以開到家門口。
汪屋村民組有40多戶、140多人,村里唯一通往蕪銅路的是一條長1200米、寬2.5米的水泥道路,僅能通過一輛小轎車,即使迎面過來一輛電動車也難以錯車,車輛會車時經常出現“進退兩難”的窘境。全村十幾輛小車和眾多電瓶車都存在這樣的出行難,家長們接送孩子上學和放學,老人們騎小三輪車賣菜的都不方便。村民們都迫切希望對村里的這條路進行拓寬修建。華陽社區“兩委”也一直在想方設法爭取修好此路,可苦于資金短缺,不得不暫緩修路計劃。汪屋村民組修路一事,也便成了村民們和村“兩委”干部的一塊“心病”。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鄉村振興的不斷投入,“美麗鄉道”建設成為最重要的民生實事造福廣大農民朋友。華陽社區汪屋村民組這條道路便成了“幸運兒”,被確定為全區2023年“美麗鄉道”之一,對原路進行“白改黑”拓寬改建。“美麗鄉道”要求路基6米、主路面4.5米,前提是路基需要村民組自行修建。修路的喜訊傳來,村民們無不興高采烈,修路熱情高漲,積極踴躍自籌資金對路基進行了平整和拓寬,還將路面提升了0.5米,從而解決了汛期道路被淹問題。村里的“外來戶”王祚春個人還贊助了10000元。對村民自籌資金修建路基的熱情,鎮主要領導在察看路基現場時給予了充分肯定。
眾人拾柴火焰高,路基修好后,“美麗鄉道”建設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今,一條干凈平坦的柏油路取代了過去的破損水泥路,村民從此也告別了會車“進退兩難”的窘境。(楊才星 王石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