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戴店村:同心共建便民路
連日來,家住戴店村葉圩村民組的村民們個個興高采烈,就像過節一樣開心,因為困擾他們多年的村莊道路問題終于徹底解決了,使他們從此告別了雨雪天氣穿水鞋的歷史。
葉圩村民組現有70多戶人家200多人,村莊外圍的主干道是一條多年前修建的“村村通”水泥路,但村莊內的一條路卻是砂石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村民們迫切希望能夠打通村莊的這條“內循環路”,讓村莊道路不再“腸梗阻”。

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愿望就是村“兩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葉圩村民組存在的行路難題,戴店村“兩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考慮到修路工程量較小,想依靠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希望不大,便決定由村集體拿出資金購買修路所需材料,由村民投工投勞自行修路,這樣可以節省一筆不小的施工費用。
村“兩委”的修路方案立即獲得了葉圩村民組全體村民的熱烈響應,不用動員,踴躍參加。11月3日,當一車車水泥、黃沙和石子等修路材料運進村莊后,村民們便紛紛自帶鐵鍬、鋤頭加入修路大軍。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很快,一條長200余米、寬2米、厚0.06米的水泥路便修建成了,使小轎車、電瓶車、三輪車直接能夠開到家門口。同時,由于這條路貫通了兩側農戶,也使村莊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的目標。
由村委會承擔機械平整路面和修路材料費用,由村民出工出力自行修路,不但節省了修路的施工費用,而且激發了村民主人翁意識。不用村干部上門做工作,村民不講補償,主動配合砍伐影響修路的樹木、拆除圍墻、出讓曬場、清理雜物,為修路大開方便之門。
“通過這種由村里出資、村民出力修路的成功做法,我們感到服務工作關鍵要切準群眾的思想脈搏,堅持“一事一策”,精準發力,事半功倍。接下來,我們計劃每年拿出5萬元用于解決上級沒有項目資金支持的群眾又十分關切的‘關鍵小事’,以不斷滿足群眾的‘微心愿’。”戴陽對推廣“村里出錢、村民出力”來解決群眾關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的做法信心十足。(楊才星 徐斌)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