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紫嵐村:“五老”工作室 用愛為學子撐傘
紫嵐村“五老”工作室作為村關工委的重要陣地,始終把關愛學生放在心頭,村“花強五老工作室”自成立以來,依托強成喜獎學金、愛心人士的持續資助,在助學助困的路上走得扎實又溫暖,成了孩子們口中“最靠譜的后盾”。
獎學金“開花” 讓每顆種子有養分
“拿到強成喜獎學金,我感覺讓家里很有面子,感覺辛苦得到了肯定。”初三學生小徐的話,講出了獎學金的分量。這一由村“兩委”、村關工委牽頭設立的獎學金,每年都會根據學生成績、家庭情況發放,多年來已為近200名學生送去“成長養分”。老同志們挨家走訪摸查學情,把名額精準給到最需要的孩子,讓獎學金不僅是榮譽,更成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承諾。
愛心“常青” 讓溫暖一直在線
“這份資助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安心學習,成長成才。”這是孩子與家長收到匿名資助后的歡喜。村居內匿名愛心人士與工作室愛心助學,年資助超10萬元。老同志們當起“橋梁”,記錄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把遠方的愛心化作日常的陪伴——幫留守兒童輔導作業,陪單親家庭孩子過周末,讓“常青”的關愛住進孩子心里。
“五老”護航 讓成長路不偏航
工作室的五老們各有“專長”。退休教師負責課業輔導,老支書專做心理疏導,老民兵會給孩子講安全知識。他們在村里設了“悄悄話角”,孩子有心事都愿意說。遇到村居內學生因家庭變故想輟學,老同志們輪流上門開導,最終讓孩子重返課堂。
接下來,“花強五老工作室”計劃聯動小學開展“紅色故事會”,讓五老們的人生閱歷成為育人素材;同時拓寬助學渠道,爭取更多社會力量加入。紫嵐村的老同志們正用余熱織就一張暖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關愛里穩穩成長。(孫廣普)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