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明創(chuàng)建 > 文明村鎮(zhèn) >正文
無為市石澗鎮(zhèn):筆墨丹青繪崢嶸,青春致敬老英雄
近日,蕪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lián)合蕪湖大江晚報,邀請安徽師范大學開展“筆墨丹青繪崢嶸,青春致敬老英雄”主題活動,組織美術(shù)專業(yè)師生走進石澗、福路社區(qū),為烈士遺屬畫像留“影”,用畫筆定格英雄歲月,讓紅色記憶代代相傳。
活動中,師范學院師生組成的志愿服務隊分成兩組,在退役軍人事務局和社區(qū)工作人員的帶領(lǐng)下,分赴烈士遺屬家中。師生們細心傾聽抗戰(zhàn)烈士遺屬講述抗戰(zhàn)故事,回憶崢嶸歲月:在陣地中與戰(zhàn)友并肩沖鋒、冒著炮火突圍前進……那些帶著硝煙味的記憶,成了畫筆最生動的顏色。
“爺爺,您父親當時沖鋒時一定是心中有信仰,眼神特別堅定,我想把這點還原出來。”美術(shù)專業(yè)的學生一邊為烈士秦學年的遺屬秦為喜畫像,一邊捕捉90歲老人與英雄父親眉宇間的血脈相連的印跡與同樣的堅毅。為了讓畫像更貼近英雄當年風采,師生們不僅觀察烈士遺屬的神態(tài),還結(jié)合史料照片、家人回憶、反復打磨細節(jié),力求在畫布上還原他們那些年的英勇模樣。
“這些孩子用畫筆把我父親他們的故事‘留下來’,對我而言比任何禮物都珍貴。”看著畫像年邁的自己,就好像看到了老去的父親,秦為喜眼角含淚,輕撫畫像激動地說:“我父親1938年就英勇犧牲了,記憶中,我都不記得他的長相了,如果他可以活到老,大概就是我現(xiàn)在這個樣子吧。”
此次活動為2位烈士遺屬畫像,不僅為烈士遺屬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念,更讓師范師生在與烈士遺屬的近距離交流中直接深刻地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這些畫像整理好,在校園、社區(qū)、紀念館等地展出,讓更多人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傳承不畏強敵、奮勇拼搏的抗戰(zhàn)精神。(胡榕)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