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村鎮八分村:民生“堵點”變“幸福支點”
孫村鎮八分村堅持推動包片干部主動下沉一線,扎實開展“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行動,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在開門納諫中精準捕捉民生訴求,在立行立改中筑牢黨群連心橋,切實把村民的“煩心事”轉化為“暖心事”。
八分村高埂村民組某路段,因北臨中八山河、南依山林的特殊地理條件,地勢相對低洼。該路段作為高埂、洪沖兩個村民組82戶村民的日常出行必經之路,長期受排水問題困擾,每逢汛期水量激增時,原有涵管因管徑偏小、常年泥沙淤積導致排水愈加困難,路面積水深處沒過腳踝。積水不僅造成村民出行不便,更讓滑倒摔傷風險直線上升,成為雨天里群眾的“心頭堵”。
八分村組織村干部深入村民組,通過實地勘查、入戶走訪、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等方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建議更換大口徑涵管”“施工要錯峰,不能影響出行”……一條條來自群眾的實用建議被逐一記錄、梳理。
經過統籌協商與部署,八分村迅速組織施工隊伍進場作業,通過更換大口徑新涵管推進排水系統升級,重新澆筑水泥路面實現路面恢復。施工過程中,通過科學調度最大限度縮短施工周期,保障道路正常通行,同時同步完成道路兩側雜樹雜草的清理工作,實現工程建設與環境整治的協同推進。為確保施工質量,施工期間,村紀檢力量全程介入監督,從材料質量到施工工藝層層把關。“現在雨天再也不用擔心騎電動車要蹚水了,村里真是把實事辦到了我們心坎上!”看著煥然一新的路面,村民郭大叔難掩贊許之情。
這段積水路面的改造,正是八分村以“開門教育”促民生改善的生動注腳。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八分村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召開戶主會14場,辦結群眾訴求十余件。下一步,八分村將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小事當天辦、難事攻堅干”的快速響應機制,用更主動的作為、更務實的舉措,把群眾呼聲轉化為陣陣掌聲,將民生訴求書寫成幸福清單。(施美玲)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