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鎮南橋社區:筑牢安全防線,守護夏日平安
為切實保障轄區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南橋社區早部署、早行動,多措并舉開展防溺水專項工作,嚴格做好人防、技防和物防,織密織牢夏日安全防護網。
排查隱患,筑牢“物理防線”。南橋社區轄區內共有6個池塘,1條河流,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志愿者及物業團隊,對轄區內的池塘、河流、景觀水池等重點水域進行“拉網式”排查。針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如部分水域缺少警示標識、防溺水監控設備損壞等問題,社區第一時間整改,同時新增警示標語6條,救生圈16個,救生繩16根,維修防溺水自動報警監控設備4處,并在危險水域周邊設置隔離帶,從物理層面減少意外發生的可能。同時,安排社區“兩委”、安全巡邏員、義務監督員等定期巡邏,尤其在周末、傍晚等重點時段加大巡查頻次,及時勸阻野泳、戲水等危險行為。
宣傳教育,織密“意識防線”。“小朋友們,沒有大人陪同,千萬不能私自到水邊玩耍哦!”,在社區廣場的防溺水宣傳活動上,在街頭巷尾的路上,在轄區池塘周邊的道路上,社區工作人員積極主動向孩子們普及防溺水知識。社區還通過微信群、宣傳欄、電子屏等渠道,推送防溺水安全提示、救援常識等內容,累計發布信息50余條,覆蓋居民5000余人次。此外,社區聯合轄區派出所、學校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針對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單親家庭、重組家庭、事實無人監管或監管不足等特殊情況學生,有針對性重點進行加大力度宣傳教育,同時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家長履行監護責任,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聯動教育模式。
應急準備,強化“救援防線”。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社區組建了由黨員、物業人員、志愿者、熱心居民組成的應急小分隊,配備救生衣、救生圈、長竹竿等救援物資,并邀請專業人員開展溺水救援技能培訓,模擬落水救援、心肺復蘇等場景,確保隊員在緊急情況下能“拉得出、用得上”。 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溺水事件發生后的報警流程、救援分工、醫療銜接等環節,確保快速響應、高效處置。同時,社區公布了24小時應急聯系電話,暢通險情上報渠道,為快速響應、有效處置提供保障。做好這些準備,能在溺水風險出現時,最大限度縮短救援時間、提高救援成功率,及時有效守護轄區群眾生命安全。
“安全無小事,防溺水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南橋社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繃緊安全弦,常態化推進隱患排查、宣傳教育和應急準備工作,用細致入微的舉措守護居民的夏日平安,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安心度夏。(劉佳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