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鋪鎮新平社區:錨定“小切口” 繪就基層治理“大藍圖”
近年來,平鋪鎮新平社區堅持黨建引領,錨定各類“小切口”,在細微之處持續發力,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庭院大講臺,“三變化”宣講入腦入心。變“室內講”為“戶外學”,平鋪鎮新平社區打破空間壁壘,優化宣講陣地布局,將黨的創新理論、政策解讀等教學課堂搬至小區庭院、社區廣場等生活化場景。通過“固定+流動”“敘述+實操”宣講模式,推動抽象化政策理論轉化為可感知實踐指導,形成沉浸式講、沉浸式聽的宣講氛圍。變“獨角戲”為“大合唱”。選優配強宣講隊伍,邀請社區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身邊榜樣等5名不同領域志愿者,組成宣講團,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在田間地頭講、立足崗位講、分享經驗講,形成“人人當講師、相互為聽眾”的良好格局。變“普適化”為“精準化”。減少大而空宣講內容,立足社區實際情況,將稻蝦養殖、防溺水等知識融入教學內容,打造多樣化課堂,實現宣講內容與居民需求精準匹配。今年以來,社區已開展家庭農場、農家書屋等宣講活動10余次,累計受眾達到100余人。
小需求大民生,“網格化”服務落實落細,實行網格化管理。平鋪鎮新平社區劃分7個基礎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與黨員志愿者,通過“日常巡查+線上接單”收集問題,建立“需求清單”。針對殘障群體、獨居老人等特殊人群,網格員定期上門走訪,提供電氣檢修、代購藥品等民生服務,形成問題閉環機制。今年以來,已累積解決生活難題50余件,有效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開展“先鋒亮牌”。依托“黨員1+N”品牌建設,組建5支志愿服務隊伍,在服務民生小事中彰顯先鋒示范引領作用,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承諾。今年以來,已累計實施愛心義剪、愛心義診、門前道路硬化、小區管道疏通清理、帶動累計業等80余條惠民舉措,共累計開展鄉村春晚、戲曲進社區、健步走等社區活動20余次,讓“小需求”匯聚成“大民生”,提升社區服務的溫度和效能。
小活動大融合,“多元化”治理見行見效。做好“統籌文章”,平鋪鎮新平社區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樞紐,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區物業等多方資源,形成“治理聯盟”。針對小區綠化破壞問題,組織物業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協調、形成對策、解決問題;聯合社區“五老人員”開設“銀領調解室”,為社區成功化解鄰里矛盾糾紛50余起。同時引入“積分超市”激勵機制,引導居民參加志愿活動兌換生活用品,激活居民自治內生動力。做好“融合”文章。以“小活動”為紐帶,通過文化浸潤、多元共治凝聚社區共識,探索出一條“活動搭臺、治理唱戲”的融合路徑。今年以來,社區圍繞“鄉村春晚”“豐收采摘節”“稻田里的黨史課”等主題共開展特色活動6起,吸引100余人次參與,真正讓“小活動”撬動“大融合”,書寫多元化治理的生動篇章。(孫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