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鳳形社區:“板凳議事”進家門 屋前院后解民憂
近年來,繁昌區峨山鎮鳳形社區以破解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難題為突破口,創新打造“板凳議事”治理機制,將議事平臺搬到居民院落、樓道單元、家庭客廳,以“家常話議民生事”的方式,讓居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實現“問題發現在一線、矛盾化解在基層、服務優化在家門”,真正讓社區治理煥發蓬勃生機。
機制創新,讓議事平臺“活”起來。以往,傳統議事會開在社區居委會會議室,形式較為固定,風格較為嚴肅,居民參與積極性不高,難以真正說出內心需求。社區創新實踐,將議事平臺搬到居民身邊,以包片格局為基準,精心組建二到四人一組的“議事小分隊”。小分隊成員隨身攜帶“問題記錄本、居民訴求清單”深入居民家中,開展“上門服務”。在樹蔭下、樓道里、家門口,小分隊與居民們圍坐一團,沒有拘謹,以“嘮家?!钡姆绞搅私饩用裥枨螅屪h事成果逐漸豐滿。
服務升級,讓治理效能“實”起來。社區始終將居民的急難愁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力爭將議事成果轉化為民生實事?!鞍宓首h事”中收集到的每一個問題難題、每一條意見訴求,都會被整合為“群眾訴求清單”上交至社區進行研討,探討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解決方案。無論是公共設施的完善,還是鄰里糾紛的化解,都讓居民們切實感受到社區治理帶來的溫暖變化。
情感交融,讓社區氛圍“暖”起來。“板凳議事”的意義遠不止于了解問題、解決難題,它更是凝聚社區與居民、鄰里之間情感的重要紐帶。在一次次圍坐暢談中,居民與社區工作人員的心貼得更近,彼此之間的信任逐漸加深;鄰里之間也借此機會增進了解,化解矛盾,社區變得更加溫馨和諧。鳳形社區黨委書記汪書記說:“我們社區治理的重點不在辦公室,而在田間地頭和樓棟之間?!薄鞍宓首h事”這一機制,正是社區重視民情民意、人民至上的重要體現。
下一步,鳳形社區將扎實落實“板凳議事”機制,以溫暖而有力的方式,不斷書寫社區治理的新篇章。(陳倩倩)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