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缸窯村:果園套種“小香薯”“林下經濟”有奔頭
連日來,繁陽鎮缸窯村白玉枇杷園內套種的“小香薯”喜獲豐收。從開挖到包裝、銷售,村干部與選派干部們全員上陣連續奮戰,持續高溫也擋不住他們的腳步,滿是汗水的臉上始終綻放著豐收的喜悅。
小香薯以小巧無筋而聞名,口感香甜糯潤,營養價值很高,生產過程中沒有使用農藥和化肥,被營養學家們稱之為營養均衡的綠色健康食品。堅持“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工作思路的缸窯村,于去年在枇杷樹下試種了20畝小香薯喜獲成功,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活力,為綠色產業再添一支“生力軍”。為最大限度發揮土地價值,追求最大經濟效益,在嘗到種植小香薯的“甜頭”后,缸窯村于今年又在枇杷樹下推廣種植小香薯100余畝,種植面積是去年的5倍,小香薯也由去年單一品種發展到今年的兩個優質品種,同時還引進了先進的種植和田間管理技術,充分保證了產品質量和產量。今年預計產量10萬斤左右,產值將達30萬元,使“小香薯”變成“增收果”,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劑”。
據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盛明付介紹,在枇杷園套種小香薯,是全村農業發展的一種模式的轉變。在土地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發展林下經濟,既是經營模式的轉變,也是全村發展思路的創新。“今后,缸窯村將進一步探索和完善這一‘林下經濟’種植模式,等枇杷樹再大些,還可嘗試發展養雞、養鵝等產業。如此,既可改良土壤土質,也可助力強村富民目標的實現。”暢想發展林下經濟的廣闊前景,盛明付自信地表示。
據悉,2017年前,缸窯村集體經濟收入只能依靠林場和水庫的出租,每年只有幾萬元收入。近年來,由于找準了發展目標,走對了發展路子,選對了發展項目,全村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村集體經濟收入2021年突破百萬元大關,2023年超過200萬元,分別獲評全市農村改革示范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為村民分紅,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共拿出120多萬元為全村5000多人派發“紅包”。(楊才星 崔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