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打造便民場所 推進鄉村振興
6月16日上午,新成立的繁陽鎮紅花山村主要負責人朱同壤來到原馬壩中學,現場查看新選址的村部內外部環境提升進展情況。這是繁陽鎮通過切實加強農村便民服務場所建設,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打造便民服務廳。針對農村辦公場所多為樓房,各樓層都有村干部辦公,不利于群眾辦事的實際。該鎮在農村積極推行“一站式”服務模式,打造集黨建、民政、社保、醫保、衛生計生、矛盾糾紛調處、社會管理服務等為一體的便民服務大廳。同時,便民服務大廳根據形勢發展和現實需要,切實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檔升級,近年來先后對缸窯村、范馬村、陽沖村等村的便民服務大廳進行了改造升級。既提升了村部“面子”改善了服務環境,又打扮了村部“里子”強化了辦公條件。便民服務大廳對所有村干部的職務、分工、電話、去向進行了公示,張榜公布了各種規章制度、辦事流程。每個村都建設了規范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欄,定期公布重要的黨建工作、惠民政策和財務、民生信息,對重要事項及時公布,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打造健身運動場。針對農村文體活動設施少,群眾娛樂活動單一的問題。該鎮切實加強農村文體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所有村建設了標準化籃球場、乒乓球場,并逐步普及配備單杠、雙杠等健身器材。有條件的村如范馬、缸窯等村還建成了農民休閑廣場、鄉村大舞臺、村史館、鄉村創客廳等。位于鐵門水庫下游跑洪溝兩側的人工彩色步道途經峨溪、范馬兩個村,共計長達10公里,是跑步、健步愛好者的網紅打卡處,每年吸引了數千人次前來休閑健身。各村充分利用現有場地,積極開展農民朋友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運動,組織10余支隊伍分別參加了全區首屆鄉村振興運動會所設的拔河、旱地龍舟、射箭、農夫提水、負重接力等趣味比賽項目,先后舉辦了繁陽鎮首屆鄉村騎游節、鄉村振興“豐收杯”足球賽,充分展示了新體育、新農村、新農民形象。
打造文化活動室。針對農民借書難、讀書難,獲取科技文化知識渠道不多等問題,該鎮著力加強了包括遠程教育播放室和農家書屋在內的農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讓群眾學有去處。突出抓好“建、管、學、用”等關鍵環節,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資源的優勢,在村部就能看到精彩的網絡電視。任何一個有需求的黨員群眾、致富能手,都可以采取“菜單式”點播的方式,在“遠程教育”專欄中點擊想要了解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惠民政策、產業信息、視頻培訓、影視資源等。圖文并茂、通俗易懂、貼近實際的網絡資源“第二課堂”讓廣大群眾聽得懂、看得清、記得牢,學起來更輕松快樂,更樂意參與。農家書屋是農村文化民生工程中的重要內容,該鎮每年都要為每個村的農家書屋配送價值2000元的新書,以不斷滿足群眾的讀書需求。農家書屋的建立和作用的發揮,成為群眾學習政治、法律、科技、衛生、文學知識的“課堂”、政策法規宣傳的“陣地”、信息交流討論的“平臺”。從而幫助農民朋友增長了知識,提高了素質,拓寬了視野,發展了生產。 (楊才星)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