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巧用智能化 推進垃圾分類常態化
近年來,峨山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全民參與、科技助力的原則,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和美化生活環境。
宣傳引導常態化。發揮社區、物業、黨小組作用,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居民小區入戶宣傳,每月入戶不少于1次,每季度入戶宣傳全覆蓋1次;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小區、進學校、進家庭活動,著力提高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度、參與度;通過公開信、微信、面對面等宣傳方式,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方法、意義,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從自身做起,帶動鄰居、親朋共同參與,掀起文明新風尚。
垃圾分類智能化。改造鳳峨泉景D區、麗景家園小區垃圾分類亭,建設智能垃圾分類投放驛站,居民可通過刷臉、掃碼、刷卡等方式投放生活垃圾,系統后臺自動識別垃圾重量、圖片,實時分析居民參與率、準確率,以業務場景數據為載體,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化,監管多維度、可視化。
激勵機制積分化。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居建設與垃圾分類工作相結合,把積分作為鄉風文明評議重點宣傳引導常態化。發揮社區、物業、黨小組作用,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居民小區入戶宣傳,每月入戶不少于1次,每季度入戶宣傳全覆蓋1次;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進小區、進學校、進家庭活動,著力提高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度、參與度;通過公開信、微信、面對面等宣傳方式,詳細講解垃圾分類的方法、意義,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從自身做起,帶動鄰居、親朋共同參與,掀起文明新風尚。要依據。根據居民投放情況,系統后臺自動發放相應積分,達到一定積分后可兌換洗衣粉、牙膏、牙刷、垃圾袋、餐巾紙等一些生活必備用品,每月開展一次集中兌換活動,廣泛開展活動宣傳,鼓勵居民參與。
志愿服務多樣化。鎮文明辦牽頭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按照1個集中投放點配備1名專職督導員的標準,垃圾分類督導員定時定點實現“桶邊指導”,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同時對居民錯誤投放的生活垃圾進行二次分揀。開展社區關愛老人志愿活動,定期舉辦社區觀影活動、節假日上門服務、廣場舞教學等多類活動,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插入垃圾分類環保知識講解的環節,動員老年群體積極參與。(桂仁偉)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