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鎮童壩村: 堅持“黨建+” 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童壩村位于峨山鎮南部,區域面積11.7平方公里,轄22個村民組,1232戶,3662人。村黨委下設4個支部,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35名。2022年底村集體收入達120.8萬元,預計2023年底突破150萬元。近年來,全村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先后被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安徽省“五個好”黨組織標兵、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蕪湖市“兩應”基層黨組織、蕪湖市人居環境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黨建+網格”構建責任體系
童壩村將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作為長遠之計,積極探索“黨建+網格”管理模式,通過聯系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打通群眾身邊的“最后一米”。
村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發展,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織密“黨委+支部+黨小組+困難黨員聯系戶”黨組織網格體系,形成以村黨委為“主干根系”,黨員為“枝干末梢”的鄉村治理隊伍。依據黨員的居住地址、職業等特征,建立黨員身邊的黨小組活動室,同時利用“三會一課”等組織活動開展,將黨小組打造成聽取意見建議、宣傳黨的政策、落實工作任務的前沿陣地,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黨建+服務”搭建群眾“連心橋”
村黨委緊扣為民謀福祉主題,聚焦群眾所盼,積極作為,村莊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實現道路硬化全覆蓋、路燈亮化全覆蓋,自來水入戶全覆蓋。
以服務群眾為工作重心,不斷破解服務群眾難題,實現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新目標。日間照料延伸到組。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和村民自籌資金方式,翻新廣沖、磨山村民組隊屋,將其改造成健康知識咨詢室和文化活動中心,為留守老人搭建親情化、人性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平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娛樂、精神慰藉、醫療檢查等優質高效服務。免費理發服務。針對全村249名75周歲以上老人,村黨委提供每月一次免費理發服務。便民洗衣跳。針對村民普遍反映的洗衣難問題,村委會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契機,根據村莊人口,人員聚集地,做到整治一處落實一處。健身活動廣場。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爭取上級資金,新
建了7處健身廣場,免費提供給村民活動健身,進一步提高村民健康素質。糞污清掏服務。針對群眾改廁后糞污難處置的訴求,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區農業農村局以合作的方式,為群眾提供糞污收集服務,購買了吸糞車2輛,新建了30立方米糞污處理池1座,配備2名糞污清掏工作人員,建立糞污處理長效管理機制,做到糞污還田資源化利用,徹底解決了糞污處理難問題。
“黨建+治理”提升鄉風文明
村黨委破陳規、樹新風,深入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展現鄉村文明新氣象。持續深化“黨建品牌”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積極打造特色移風易俗品牌活動,持續開展五屆童壩村大學新生集體升學禮,以文明、健康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師,培育節儉不攀比的淳樸民風和厚道村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在全村成為群眾自覺行為。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抓手,把鄉風文明作為農戶信用等級評定主要依據,評得信用戶763戶,其中AAA級信用戶68戶、AA級427戶、A級268戶,以金融產品助力成果運用,提升鄉風文明程度。
“黨建+產業”打造特色產業
村黨委緊緊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發展現代農業、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推進“黨建+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22年通過申報撂荒地整治項目,對白果、錐山土地進行平整還田,并流轉至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經營,2023年引進了浙江天目山小香薯種植技術,打造“共富田園”,大大增加周邊村民用工需求,帶動農民增產增收,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汪蘭)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