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缸窯村:與名校“聯姻”插振興“翅膀”
“缸窯村成為南京農業大學耕讀教育實踐基地啦!”連日來,這一消息在繁陽鎮不脛而走,一時成為全鎮最熱門的話題。
圖為南京農業大學耕讀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現場
7月12日,南京農業大學2023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繁昌行”活動走進缸窯村,開啟了為期4天的社會實踐之旅。本次活動由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宋俊峰、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農村發展系主任余德貴、數字鄉村研究院總規劃師余德鴻、數字鄉村研究院工程師吳旭強等領導和老師帶隊,共分村莊規劃和產業規劃兩個團隊。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大學生們不畏高溫酷暑,在炎炎烈日里走遍了缸窯村全境,進村入戶與干部群眾溝通,田間地頭與種養大戶交流,現場察看村容村貌,詳細了解產業發展,重點考察了白玉枇杷種植基地和繁榮農業稻蝦共生基地,并對白玉枇杷品牌形象制作、古建筑民宿繪制等涉及村莊規劃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還對充分利用區域交通和資源優勢舉辦龍蝦節、騎游節、枇杷節,闖出一條屬于缸窯村自己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之路,積極幫助策劃和設計。
圖為南京農業大學大學生在調研村莊規劃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南京農業大學耕讀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儀式。今后,南京農業大學將充分依托缸窯村耕讀教育資源優勢,進一步提升耕讀教育能力和水平,著力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缸窯村將充分發揮本地耕讀教育資源優勢,大力支持耕讀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為南京農業大學進一步做實做細耕讀教育,提供優質資源和廣闊平臺。揭牌儀式成功舉行,將有力促進校地雙方進一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對培養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南京農業大學在我們村建立耕讀教學實踐基地,為我們村振興發展插上了知識的翅膀,將進一步幫助我們科學做好鄉村規劃,合理進行產業布局,指導做好社會治理,有力推進鄉村振興。”面對全國211名校教育實踐基地落戶本村,缸窯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盛明付非常激動,并對帶領全村干部群眾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全村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更足的力量。(楊才星 施文波)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