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缸窯村:300畝白玉枇杷果樹栽種
連日來,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2月1日,又是一個艷陽天,在繁陽鎮缸窯村燕山路一側最新開墾的大片土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村干部帶領一群村民,在區農業農村局專家的指導下,正在抓緊時間種植剛剛到貨的白玉枇杷樹苗。這是缸窯村黨委積極響應上級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號召,所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023年致力發展的一個特色種植項目。
近年來,缸窯村堅持“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的發展理念,聚焦重點,因地制宜,分別爭創了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市級“農村改革示范村”,充分運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將固定資產、資源性資產100%激活利用,大力發展稻蝦共生項目和特色種植項目,積極打造缸窯現代農業產業園。春節前,先行將燕山路一側的部分低效殘次林開發出來用以種植白玉枇杷。
三年前,缸窯村成功引進了蘇州一家公司來村承包土地,用以發展白玉枇杷種植,去年首次開摘就深受市場青睞,今年預計產量8萬斤,價格遠高于市場上的普通水果,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白玉枇杷特色果樹的成功引進,缸窯村“兩委”從中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并決定借助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這一契機,在全村推廣種植白玉枇杷。1月30日,組織村干部、選派干部到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萬畝枇杷園考察學習,深入了解白玉枇杷的生產狀況和經營模式,還現場購買了5000余棵兩年期果苗。
“我村先后幾次組織村干部前往蘇州枇杷種植基地考察學習,感到種植白玉枇杷前景很好,完全可以在本地推廣種植。今年,我們在去年試種了60畝的基礎上,再擴大種植300畝,還將積極流轉全村的荒山、荒坡和殘次林,將其開發利用整片推廣種植,并鼓勵更多的群眾在房前屋后栽種,以充分帶動田園經濟、庭院經濟和林下經濟的發展,全力打造一個集休閑、采摘、游覽于一體的,以白玉枇杷種植為主的缸窯村現代農業產業園,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全力向著強村富民的奮斗目標邁進。”看著挺立在陽光下的一排排剛栽種的果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盛明付信心滿滿地說道。(楊才星崔勇 盛明軍)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