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繁昌鄉村振興
“信息云”降下“及時雨”。近年來,繁昌區在延伸信息化建設之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實踐,加快了鄉村振興步伐。
“不管在哪里,只要能上網就行,我經常在外地靠手機就能完成灌溉等操作。”前一時期,繁昌區新港鎮種糧大戶夏葉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手機上面不僅有農田的實時畫面,灌溉、排水等農田作業的操作界面也一應俱全。
在夏葉龍承包的1000畝高標準田里,水稻生產的全過程實現物聯網測控,并建立了數字化信息平臺,對水稻種植的耕、種、管、收、運實現數字化管理。
“數字化”不僅限于農業生產,還在其它方面開花結果。據介紹,從去年開始,繁昌就以數字引領,開展鄉村規劃設計。編制出臺《智慧繁昌建設規劃總體方案暨2021-2022年建設計劃》,以網絡安全提升工程、區大數據分中心和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實施公共服務、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慧產業等。制定《2021年蕪湖市繁昌區5G發展工作要點》,計劃年內新建5G基站180個,全區超300個。
該區結合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建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設立農村電商信息數據服務中心,建設集農村三級物流信息管理、農村電子商務、農產品溯源為一體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數據平臺。
提升智慧醫療工程建設水平。開發遠程會診、遠程影像、分級診療等系統;建設安康碼+醫療互聯互通項目;完成區域遠程心電系統升級項目,全民健康信息綜合平臺升級改造項目。大力發展智慧政務。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推進涉農服務事項在線辦理,促進網上辦、就近辦、馬上辦,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發展智慧文化旅游。實施區鎮村三級圖書借閱一體化建設、數字非遺傳承建設項目;以推動科技+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目標,集線上線下數字化景區、游客服務、互動體驗、產業監管、營銷推廣和大數據等多個功能維度,促進全域文旅產業發展。發展智慧養老。建立社區養老助殘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提供辦證、領取補助等公共服務,重點推進醫養護相關領域信息資源整合,實現健康和養老數據共享;接入養老助殘服務平臺,實現軟件平臺與多類型智能終端兼容運行。(全媒體記者 全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