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平鋪鎮:黨建引領促振興 “豐”景如畫醉鄉村
稻谷黃、冬桃白、柿子紅、香薯紫、生態綠......每一種顏色都代表豐收,每一幅豐收景象都美得足以當壁紙!歷經春耕與夏耘,勞作者的汗水在這一刻點石成金,在“樂享田園 山水平鋪”的大地繪就出最動人的豐收圖景。
近年來,繁昌區平鋪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著力點,積極探索“因村制宜”產業發展新路徑,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村集體經濟收入發展壯大探索新路徑。
稻谷金黃,一年的收獲因此而得到證實。眼下,秋高氣爽,稻浪成片,繁昌區平鋪鎮3.3萬余畝中季水稻迎來豐收,放眼望去,金燦燦的稻穗鋪滿了田野,匯成了金色的海洋,與蔥郁的遠山、湛藍的天空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斕的田園豐收盛景,村民們抓住晴好天氣進行收割,確保秋糧顆粒歸倉。近年來,平鋪鎮堅持黨建引領,加大惠農政策宣傳,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把農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農村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大力推廣水稻優良品種種植力度,同時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升和引導村民做好病蟲防治、田間管理等工作。
圖為平鋪鎮中季水稻豐收場景
冬桃飄香,承載著一年的寄托和夢想。眼下,繁昌區平鋪鎮迎來了冬桃豐收季,在紙鳶和三牌桃園里碩果滿枝,陣陣桃香彌漫,沁人心脾,低矮粗壯的桃樹上,果實累累,在綠葉掩映下,一個個用紙袋套著的冬桃綴滿枝頭,滿山的冬桃鮮嫩、脆甜、品質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采摘、購買,不僅為當地果農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也增加了當地村民的就業機會,帶動了當地農特產品的銷售,桃園里的果農們正忙著進行冬桃采摘、拆袋、裝箱、搬運的忙碌身影,奏響了新一年的豐收之歌。
圖為平鋪鎮紙鳶和三牌桃園里碩果滿枝
火紅“柿業”映紅鄉村“致富路”。走進繁昌區平鋪鎮百鴉園,小橋流水,亭臺樓榭,各種精致盆景,仿佛置身園林,村民育盆景,游客賞風景,一幅春意盎然的生態畫卷。近年來,平鋪鎮將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相互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帶農,讓荒山荒地變景點、舊宅變民宿,把“盆景”打造成“風景”,將“賣苗木”變成“賣風景”,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游、鄉村游,推動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吹響了鄉村產業“振興曲”。
圖為平鋪鎮百鴉園老鴉柿
香薯甜蜜,鮮味浸透著金秋的每一寸空氣。眼下正是平鋪鎮新林村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的130多畝小香薯迎來了豐收季,放眼望去,一壟壟香薯迎風生長,工人們正在對香薯進行采收、分揀、包裝,基地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繪制出一幅豐收畫卷。平鋪鎮緊緊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目標,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依托優勢資源、盤活資產資源、發展小香薯特色產業,如今小香薯正成為新林村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圖為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香薯種植基地
圖為工人們正在對香薯進行采收
綠水青山藏不住,生態田園入畫來。在平鋪鎮五華村千畝林園、百畝果園、百畝白茶園、千畝稻蝦種植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一舉多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豐收”;平鋪鎮新牌村因地制宜在雄風山莊種植太空蓮百畝,采摘蓮子、垂釣龍蝦、特色民宿、戶外拓展等綠色產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發展新引擎,“原生態”田園觀光旅游有序發展,產業支撐,讓美麗宜居村莊的里子“實起來”,讓“美麗鄉村”釋放“美麗財富”,讓“美麗生態”變為“美麗經濟”。
圖為紙鳶香草園“原生態”田園觀光旅游基地
圖為平鋪鎮百鴉園特色民宿
如今,“樂享田園”特色小鎮成為“山水平鋪”農旅融合發展的“新引擎”。未來,平鋪鎮以“農旅融合”、觀光采摘等產業模式,以“農”引“旅”、以“旅”促“農”,推動了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民增收致富,不僅豐富了居民的“菜籃子”,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查金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