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新港鎮引領鄉風文明“大提升”
開展“鄉風文明示范戶”創建評選活動
新港鎮引領鄉風文明“大提升”
年初以來,繁昌區新港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新模式,通過開展“鄉風文明示范戶”創建評選活動,引領鄉風文明“大提升”。
完善“三個清單”,化“主觀”為“客觀”。鄉風文明評議并非一勞永逸,結果并非一成不變。新港鎮建立健全動態管理機制,完善鄉風文明評議“三個清單”。在原先的孝敬老人、家庭教育、兄弟姐妹關系、鄰里關系、熱心公益事業、支持村“兩委”工作、移風易俗、擯棄陋習惡習8個方面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鄉村振興要求,把興業致富、助人為樂、環境衛生、疫情防控4項內容加入清單,量化得分,把“熟人印象”轉化為鮮明具體可操作的硬指標。評議采取農戶自評、村民互評、村組初議、黨組織審議的“雙評雙議”機制。成立村包片干部總負責的初評議小組,成員由3-5名德高望重的黨小組長、公道正派的黨員或村民擔任,讓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緊繃鄉風文明這根弦,時刻規范自己的言行。動態更新鄉風文明評議結果后,在全域開展“鄉風文明示范戶”創建評選活動,保證評議結果的客觀公正,為鄉村治理增加新的抓手、增添新的動力。
設立“榮譽上墻”,用“榮譽”換“動力”。授牌亮牌鼓勵。村(社區)黨組織根據各參評戶的實際情況,就“鄉風文明示范戶”評選結果上報鎮黨委,由多部門聯審,鎮黨委研究審批通過,共評選出94戶示范戶,并發放獎牌,榮譽上墻。對黨員鄉風文明示范戶代表進行授牌鼓勵,增強村民榮譽感,激發培育文明新風的內生動力。成果推廣展示。各村(社區)在所屬轄區內選取人民群眾集聚的區域設立善行義舉榜,集中宣傳展示轄區內“鄉風文明示范戶”先進事跡;充分發揮黨小組作用,組建“小板凳”“紅色議事亭”宣講團,以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的形式開展“文明示范宣講”活動;聯合婦聯、文化站等部門,在孩子中間組織事跡分享活動,讓孩子在閱讀分享中學習文明榜樣、凝聚奮進力量,再通過孩子的口口相傳,對長輩形成反哺作用,以良好家風引領文明鄉風,在全社會促進形成文明鄉風的良好氛圍,為鄉風文明注入新活力。
用活“評選結果”,變“被動”為“主動”。持續發揮評選“指揮棒”作用,不斷調動村民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評選結果與惠民福利掛鉤。與鎮上兩家大超市對接,為鄉風文明示范戶發放消費抵用券,讓示范戶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信用變真“金”,對帶動鎮域消費也有一定作用。評選結果與入股激勵掛鉤。結合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探索讓鄉風文明示范戶憑信用、榮譽入股,進一步激發全員爭創“鄉風文明示范戶”,為鄉村振興添動力。評選結果與評優評先相結合。信用評議標準、示范評選標準與評先評優、征兵、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評選等評比實現貫通,“文明指數”作為發展黨員、選拔村干部、推選“兩代表一委員”重要依據,“一人文明、處處受益”等已成群眾共識,講文明蔚然成風。引導村民由過去的“要我文明”到現在的“我要文明”,變“被動”為“主動”,有效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讓“小評選”成為助推鄉風文明的“大能量”,為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查志紅)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