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鐵門村:一口廢礦井“救活”百余畝農作物
8月25日上午10時許,繁陽鎮鐵門村黨總支書記徐濟強來到天山村民組的當家塘,現場查看從礦井中引水入塘情況。一根長長的引水管將170米外礦井中的清水源源不斷地引入當家塘中,再經水泵引進農田,使干裂的稻田和菜園因灌溉后重現生機和活力。
據徐濟強介紹,自7月中旬以來,連續的高溫天氣不但將稻田中的水份全部蒸干,也讓水塘、溝渠以肉眼所見的速度干涸見底。天山村民組是全村地勢最高的地方,住著50多戶人家,有近百畝農田和十幾畝菜園。由于干旱,水稻和蔬菜都快“渴死了”。村“兩委”發動黨員群眾到處找水源,想方設法灌溉保苗。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原天子山鐵礦找到一個廢棄的礦井,經過仔細查看,在距地面70余米深處發現有水,并立即向區、鎮有關部門匯報。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投入15000元購買了一臺11.5KW水泵、300米長的電纜線和170米長的引水管,采取“引井入塘”“引井入渠”的方法,將廢棄礦井中的水引入當家塘和抗旱渠中,以滿足農田灌溉和菜園用水,“救活”了100多畝農作物。
“我家有1畝多農田,還有3分多菜園,倘若再不下雨,正在抽穗的水稻和各種蔬菜肯定會死光的,多虧村里重視,找到了這口礦井,最終引來了水源,救活了水稻,也讓全家能夠吃上新鮮的蔬菜了!”村民徐師傅是位出租車司機,眼看自家的水稻和蔬菜絕境逢生非常高興,見人就夸村干部為大家做了件大好事。
“我們從8月22日開始從礦井中引水,每天24小時不停機,每小時可引水65噸,截至目前已引水近5000噸。如今天山村民組的農田和菜園都得到了及時灌溉,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旱災造成的損失。下一步,我們將密切關注旱情,視需要及時啟動引水工程,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和全村用水。”看著引水管中流出的大量清水,徐濟強對全村戰高溫、保生產充滿了信心。(楊才星 章艷)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