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桃沖村:鄉風文明樹新風 移風易俗潤民心
近日,記者走進繁昌區荻港鎮桃沖村村民林先貴家,院內整潔有序、窗明幾凈,室內的擺設雖然不是很豪華但收拾得井然有序。“收拾干凈了,看得舒心,住得更舒心。”林先貴說。
近年來,荻港鎮桃沖村把“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作為文明創建的主要抓手,通過加強宣傳引導、榜樣帶動等方式,引導廣大村民更新觀念、破除陳規陋習,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桃沖村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作用,利用宣傳欄、墻體標語,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向轄區群眾宣講移風易俗的意義,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摒棄不良社會風氣,主動做到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破除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在當地舊俗中,80歲以上的老人去世后要在家擺5-7天,置辦禮花禮炮,請鼓樂班,大操大辦。為了破除陳規陋習,村兩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倡導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利用紅白理事會積極發揮作用。同時,強化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帶動群眾厚養薄葬。此外,定期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讓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的理念不斷入心化行。現在村民們也都轉變了觀念,盡心盡力好好贍養、好好盡孝,不在老人去世后,為了面子大操大辦,不把本該厚養老人的錢用在沒有多大意義的厚葬上。
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桃沖村始終把為群眾打造“干凈衛生、整潔有序、環境美麗”的人居環境作為抓手,在“精”上做文章,在“細”上下功夫,在“實”上動真格。在桃沖村,很多村民都從事運輸行業,導致村里面的運輸貨車隨處停放,嚴重影響村容村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村里在2016年出資新建約2000平方米的貨運車輛停車場,規范貨運車輛有序停放,進一步讓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惠及廣大村民。村干部真心為民的作為得到村民們的信任,也在村里形成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好風氣。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旱廁改造過程中,下拐村民組村民湯民貴義務充當監督員、宣傳員,從小就在村民組生活的湯民貴對當地的環境、水溝、電路都十分熟悉。只要有地方出現問題,他都出面幫助解決。看著村里人居環境逐漸改善,他打心里高興。
該村還立足實際,每年開展“最美婆婆”“最美媳婦”“五星文明戶”等群眾性評選,用身邊的人和事正面影響群眾,在全村樹立起文明新風尚。桃沖村村民方玉梅是全村評選出的 “最美媳婦”。平日里,她不僅要在鎮上帶孩子陪讀,還要每天奔波照顧80多歲婆婆的一日三餐,可她數年如一日,沒有怨言,她的孝心也在村里傳成佳話。在方沖村,村里每年年終時都會為7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們按照年齡段給予補助,年發放的獎金補助總額高達20萬元。“這些補助全部來自村集體經濟,這項活動已經在村里進行了20年,村里舉辦這些尊老敬老活動就是要號召村民養老愛老,在村里形成和諧溫馨的道德氛圍,樹立起敬老、愛老的新風尚。”桃沖村黨支部書記湯立生介紹說。
此外,桃沖村還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切入點,有效融入移風易俗工作。目前,全村共514戶被評為信用戶。桃沖村將通過“黨建+治理”的方式,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全媒體記者 儲翔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