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區峨山鎮:全力以赴 “把廁所改好”,入微服務“把廁所用好”
自“廁所革命”工作實施以來,繁昌區峨山鎮能把“改好”作為工作基礎,“用好”作為工作目標,強化服務意識,穩步推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確?!鞍褞暮谩保谌蟹秶鷥鹊谝粋€全面實施磚砌化糞池,為確?!鞍褞煤谩?,在全市范圍內第一個完整配套好農村改廁管養服務組織,實現了農村改廁從“改好”到“用好”。
務實求真“四個改”同步發力,傾心“把廁所改好”。
首先“改進”工作作風,以務實求真的精神,全心全意地服務。農村改廁是與群眾生活最密切相關的民生工程之一,體量大、瑣事多、管控難,實際工作中,不僅需要廣大鎮村干部幫助各施工班組走村入戶,動態把控施工質量,還需要動員廣大改廁戶積極配合,做好廁房配套提升;因直接與廣大群眾面對面,不僅需要“磨破嘴、跑斷腿”的工作熱情,還要在各種難題面前,以真情周到服務、耐心說服引導,如象形村黃正亞、童壩村李祥鵬等,在組織村級改廁過程中,因許多農戶子女外出務工,僅有年邁的老人留守在家,為騰出合適空地開挖糞坑,村干部親自上陣,幫農戶整理堆放的雜物,為填埋旱廁,不怕臟臭,幫老人挑糞清池等,鎮改廁辦姚軍,為做好質量管控,天天在各村現場不停穿棱,做到對全鎮改廁戶情況了如指掌。象形村樓屋組胡秀英老人說:現在干部真好,比我兒子都好,為了幫我做廁所,幫我挑糞清茅缸,碼柴收拾小屋,勸我女兒幫我買了馬桶和洗澡的,讓我到老了,享到城里的福。
其次“改變”衛生習慣,為鄉村發展蓄積能量。農村戶廁改造不僅僅是改了一座座廁所,也悄然轉變著群眾因陋就簡的生活習慣,引導群眾追求著更美好的生活。繁昌區峨山鎮為做好農村改廁,將達標改廁作為“文明戶”、“清潔戶”評選的必備條件,各村在人居環境整治中,開展農戶“五小園”建設時,將農戶改廁作為整治的基礎性工作首先抓、重點抓,按廁房入室、糞池入園、廁房達標、衛生使用、清零旱廁、合理配置、方便清掏,就地利用的整治標準,實施整村推進,夯實村莊發展基礎。如東島村今年度在實施區級美麗鄉村建設點時,對銅沖和徐嶺自然村整治中,村莊理事會通過逐戶現場排查審核,將67戶改廁統一納入村莊美麗建設整體建設中。
再加之“改進”糞池質量,得到群眾認可。峨山鎮自2018年度實施改廁以來,一直將改廁質量,作為“改好”的基礎。從裝備式PE桶開始,至玻璃鋼桶,對實際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就不斷想方設法提升質量標準,2020年度鎮通過廣泛斟求各方意見,會議決定全面實施磚砌式化糞池,在具體施工中能不厭其煩地多次請教上級農業農村局同志現場分析確定施工細部方案,使圖紙內容成功轉化成質量可靠、群眾歡迎的實物;并對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廁桶問題時,能不等不靠,統一由鎮農村改廁維修站,采取更換為磚砌式徹底解決,得到廣大群眾的充分認可。
第四“改良”管理模式,提升工程效益。農村改廁體量大,上級限價控制嚴,加之戶廁單個工程小、施工點多且散,施工環境復雜多變,材料管理難且二次搬運多等,故施工單位中標后普遍缺乏工作熱情,峨山鎮為確保改廁工程順利實施,出“改良”管理模式上,一是強化服務跟進,合理安排,全程跟進,確保各施工班組無障礙施工,減少窩工,提升效率;二是倡導文明施工,互幫互助,要求施工班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為施工紀律,對群眾一些要求能滿足的盡量滿足,提升施工服務意識,2020年度峨山鎮農村改廁工程由安徽康巨建設工程施工,歷時半年的施工,未發生一起事務糾紛、所到之處得到群眾普遍歡迎。公司經理封代敬說:雖然工程沒掙到錢,能在“廁所革命”中第一個將磚砌式圖紙變成群眾歡迎的實物,過程雖艱辛,但干得順心踏實,十分欣慰。2020年度下半年,各村為配合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滿足群眾主動要求改廁的需求,在工程化推進的模式上,積極探索,采取發動本村施工隊伍,幫助農戶自建,請有經驗的師傅開展 “傳幫帶”,加強本地土瓦匠的培養,鞏固技術模式、降低人工費用,擴繁“改好”的資源,一個半月時間就完成213座改廁。
入細入微地服務好群眾所需所盼,實現“用好”工作目標。
一是把“好用”作為“用好”的前提。改過的廁所好不好用,群眾在實際使用中最有發言權,影響群眾認為不好用的原因很多,其中因糞池施工質量管控不到位和廁房隨意性的布置,是導致不好用是主要原因,繁昌區峨山鎮一是將化糞池位置、導糞管坡度、糞池深度,有效容積、密封效果等作為施工管控重點,二是入戶動員時,引導農戶根據自身條件,盡量進院入室,合理規整庭院、房屋的功能區塊,讓改好后“方便”起來真正方便,確保改一座成一座。如峨山鎮童壩村角沖組李長友戶,原本打算在院內單獨做一間廁房,鎮村干部通過現場勘察,勸導農戶將廁所放在室內,并為確保化糞池位置合適,建議將化糞池放在前院內離桂花樹一米遠處,既不影響院落美觀、不影響樹木生長,又確保清掏時方便。
二是把“會用”作為“用好”的基礎。農戶改廁后原旱廁改為沖水式后,糞污量大大增加,原先旱廁半年不用清掏,現在一般一個季度需清掏一次,如果不注意節水,有的甚至十天半個月就將滿溢,為確保廣大改廁戶正確使用,一是峨山鎮將農村戶廁監督公示牌,加入使用說明,告之群眾如何正確使用,二是入戶施工安裝時,要求使用節水型潔具,遇有不明白的,手把手教會農戶正確使用,三是在實際中,巧用生活小妙招幫助群眾在沖水桶內放置注滿的礦泉水瓶一兩個,減少每次沖廁的用水量。
三是管護配套好,服務好“用好”之需。為滿足廣大改廁戶在使用中“壞了能及時修、滿了能及時清掏”的需求,確保群眾用的過程“舒心”,依托鎮區現有的五金水暖店組建了鎮農村改廁維修服務站,農戶可通過戶廁監督公示牌公示的號碼打電話、掃碼登錄微信小程序的方式預約所需服務。維修服務門店內展示了各種配件、器材,張貼并公示價格和服務內容,按群眾自費掏一些政府補貼一些的標準明碼標價,供農戶自主選擇,需維修人員上門維修服務時,維修完成后,要經農戶確認簽字,以確保維修服務質量。清掏服務,根據鎮區地形山圩相間的特點,配備了柴油吸糞車和電動吸糞車各一輛,做到山區、圩區全覆蓋,服務人員入戶吸糞后,為確保糞污充分腐熟,統一運送至30立方三格式大化糞池,入第一格進一步生態發酵,如種植大戶需要施肥時,從大化糞池第三格吸入糞車,免費運送至田間地頭,按照大戶要求施入田間林地。如大化糞池長時間未外運滿溢時,通過生態池內水生植被吸附和池內砂石多層過濾凈化后,達標自溢外排。(方興昱)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