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龍亭社區:慈善基金好 “眾籌”解“眾愁”
隨著新學期的開學,歷時30天的繁陽鎮龍亭社區“暑假公益課堂”已順利完成各項輔導課程,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因為有了社區慈善基金的支持,所以我們在開展公益項目時才會底氣十足。目前我們正在實施暖亭小站微改造、金橋二區暖心屋微改造和龍亭9號見志愿服務活動等項目,讓慈善基金發揮應有的作用!”眼見一個個公益項目因有了慈善基金的強力加持而得以順利實施,龍亭社區黨委書記潘娟抑制不住滿臉的喜悅之情。
當問及緣何要設立全區首個社區慈善基金時,潘娟娓娓道出緣由:因居民的“急難愁盼”五花八門,僅依靠政府資金不能隨時滿足需求。基于這種考慮,社區希望通過“財政補一點、企業捐一點、居民籌一點”的模式,把零散愛心資源整合為可持續的慈善基金這個“公益蓄水池”。有了基金就能第一時間啟動微改造、微救助、微服務,把“等米下鍋”變成“即申即辦”,實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的目標。通過慈善基金能夠將社區、共建單位、社會組織、居民代表拉到一張桌子上,資金往哪投、項目怎么評?都由大家商量著辦,以“小基金”催生“大協商”,繼而推進“大治理”。
在龍亭社區慈善基金正式簽約的當天,繁昌數字經濟產業園、繁昌農村商業銀行和一家愛心企業共熱情捐贈1.6 萬元。這筆慈善基金打破了過去社區過于依賴政府單一投入的模式,通過“眾籌”解“眾愁”,讓社區的大事小情實現有人管、有錢辦、有章循。每一分善款,社區都將專賬管理、專款專用,把錢花在明面上、刀刃上,并進行公開公示,主動接受捐贈單位、社會各界的監督,讓捐贈者放心,讓受助人暖心。
潘娟表示,通過社區慈善基金的建立和運營,把群眾的“微心愿”轉化為社區的“微行動”,有效解決社區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小、急、難問題,讓“小基金”助燃“大溫暖”,激活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促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介紹,龍亭社區慈善基金未來將聚焦兩個方面。一方面,面向空巢老人,啟動“微心愿”計劃,以“小亭議事”為抓手,廣泛征集轄區老年居民的民生訴求,圍繞訴求開展“圓夢微心愿”行動,建立“群眾點單—基金買單—志愿送單”閉環,扎實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確保每一個心愿不落空、每一份訴求有回聲。另一方面,面向轄區兒童,持續開辦“假期公益課堂”,在寒暑假期為孩子們提供科普實驗、心理輔導和學業輔導,讓他們在書香中度過快樂假期,緩解轄區家長“帶娃難”。
目前,龍亭社區慈善基金已同步開通“線上+線下”募捐渠道。線上可通過龍亭社區慈善基金賬戶直接捐贈,線下可通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暖亭小站”設立的“愛心箱”捐贈。對通過社區慈善基金項目辦好居民關心的“關鍵小事”,潘娟充滿信心和期待,并表示基金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社區將用“微基金”激活“微治理”,用“微心愿”托舉“大幸福”,共同書寫“書香龍亭、老少同樂”的溫暖篇章。(楊才星 嚴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