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新建社區:黨建領航踐初心 多元共治繪新篇
繁陽鎮新建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聚焦群眾關切,將敲門行動、志愿服務、小區改造、矛盾調解、物業管理等工作有機融合,以實際行動答好基層治理“民生答卷”,讓社區既有“顏值”又有“溫度”。
敲門行動暖民心,架起黨群“連心橋”。新建社區以“黨建+網格”為抓手,組建由社區黨員、網格員、樓棟長構成的“紅色敲門隊”,開展全覆蓋入戶走訪。通過“白+黑”“5+2”工作模式,累計走訪居民1000余戶,發放政策宣傳冊2100余份,收集加裝電梯、管道老化等民生訴求47條。建立“敲門行動”問題臺賬,實行“收集—分類—交辦—反饋”閉環管理,已協調解決樓道雜物堆積、路燈損壞等問題29件,切實將黨的關懷送進千家萬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志愿招募聚合力,打造服務“先鋒隊”。為激發社區治理活力,新建社區用心打造“向陽花”志愿服務總隊,廣泛開展志愿者招募行動,通過線上微信群推送、線下張貼海報、黨員帶頭動員等方式,吸納熱心居民、在職黨員、退休職工等群體加入志愿服務隊伍。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將志愿服務總隊細分為“銀齡調解志愿隊”“青年文明志愿隊”“巾幗服務志愿隊”等特色志愿團隊,圍繞政策宣傳、環境整治、助老扶幼等內容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目前,社區注冊志愿者已達470余人,開展“愛心義剪”“家電維修”等志愿服務活動56場,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奉獻”的良好氛圍。
老舊改造煥新顏,提升家園“新顏值”。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重要民生工程。新建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老舊小區改造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骨干全程參與改造方案制定、民意征集、施工監督等環節。通過召開“居民會”“板凳會”,廣泛聽取居民對道路硬化、管網改造、綠化提升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將“問題清單”轉化為“改造清單”。同時,建立“黨員包樓棟”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的矛盾糾紛,確保改造工程高效推進。
居民調解化糾紛,織密和諧“穩定網”。建立“黨建+調解”工作機制,整合社區黨員、法律顧問、熱心居民等力量,組建“鄰里和”調解工作室。針對物業管理糾紛、鄰里矛盾等問題,采取“黨員包案”“情理法結合”等方式開展調解。今年以來,成功化解物業費繳納、房屋漏水等矛盾糾紛12起,調解成功率達98%。定期與區檢察院、法院共同開展“法治宣傳進社區”活動,組織法律講座6場,發放普法資料600余份,提升居民法治意識,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物業管理提質效,筑牢民生“幸福線”。推行“紅色物業”管理模式,建立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的分級機制,協商解決環境衛生、設施維護等問題。開展“紅色物業”創建活動,通過評選“星級物業”、設立“服務監督崗”,督促物業公司提升服務質量,讓居民住得安心、舒心。
下一步,繁陽鎮新建社區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更實的舉措、更優的服務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楊亮亮)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