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夜校”點亮群眾生活新“夜”態
華燈初上,繁昌區文化館二樓古箏教室內清音流淌。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學員們端坐琴桌前,在專業老師的耐心指導下,練習古箏的基礎指法……在繁昌,這種公益藝術“夜校”的課程,正讓夜生活變得“豐滿”。
古箏課是本季的熱門課程,零基礎的門檻、公益性的培訓,引得學員們報名非常踴躍。“公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工作時間也不沖突,我的體驗感非常好,希望后續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古箏知識。”成人古箏班學員湯洋霏說。
晚間課程更加多元化。普拉提教室內,學員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核心肌群訓練,整個教室彌漫著一種專注而平和的氣息。“對于我們平常在家或者是上班久坐的人來說,每周一節普拉提課,可以放松身體、活絡經脈。”成人普拉提班學員魯湘寧說。
隔壁國畫課堂上,學員們宣紙鋪展,輕蘸墨汁,筆鋒流轉間,一幅幅寫意花鳥畫漸次成形。學員彭娟娟告訴記者,自己作為一名職業醫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時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參加青年“夜校”不僅能豐富業余生活,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近年來,繁昌區文化館持續深化全民藝術普及工程,創新開設多門類公益藝術課程,將優質文化服務延伸至群眾“家門口”。目前,公益藝術培訓全年開設春秋兩季,涵蓋音樂、舞蹈、美術等多門類二十余項專業課程。通過建立“群眾點單—專家配菜—動態調整”機制,陸續增設古琴、普拉提等新興課程,形成“15分鐘藝術服務圈”。
“公益藝術培訓班是全民藝術普及工作重要的一環,全程免費,上課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這樣不影響大家的工作,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真正讓公益培訓這項惠民工程落到了實處。”該區文化館辦公室主任陳艾君介紹說。(記者 周一平)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