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新化社區:心系“夕陽” 情滿“新化”
新化社區成立于2001年2月,面積約4平方公里,轄區共有6個大中型商住小區,有7500戶共1.4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4666人。為適應轄區人口老齡化,提升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新化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關注老齡事業發展,狠抓“四個強化”,積極開展以“心系夕陽、情滿新化”為主題的活動,設立“心話”議事廳,推行“敲門行動”機制,為老年人提供精準服務,以細雨潤物無聲的愛心奉獻老年群體。
強化組織創機制。社區成立了老年友好型社區工作小組,配備專人負責老齡群體工作,所有社區工作者分工負責網格內事務,做實“黨建+”模式,常態化更新維護服務臺賬,有效支撐社區精細化管理,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工作長效機制。
強化設施優環境。堅持“為了群眾一切,一切為了群眾”的服務宗旨,積極推進中辰一品小區物業整治工作,啟動鋼鐵廠安置小區改造工程,消除步道、水溝、架空層、電梯、門禁等安全隱患,不斷提升優化居住環境,確保老年人居住安全;優化綠化環境,增加休閑座椅、新建垃圾屋、增添2個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的智慧健身廣場,為老年人提供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社區設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學雷鋒志愿服務站、老年大學、老年助餐點、衛生服務室、心理咨詢室、法律援助室、圖書室、棋牌室、多功能活動室,滿足老年人的各類需求;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休閑健身廣場等公共場所增設扶手、坡道等無障礙設施,使社區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讓老年人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并爭取補助資金為有需要的老年人量身定制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助力老年人安心居家養老。
強化服務護健康。針對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孤寡老人和年高體弱的老人等群體,社區干部和志愿者開展常態化入戶探訪慰問活動,提供送學、送醫、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等個性化服務,為老年人開展低保審核、醫保繳費等暖心行動,將“零距離”服務做深做實做細做好。與社區衛生服務室合作,經常開展家庭醫生簽約隨訪、上門體檢等,創造便利可及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與區、鎮衛生醫療單位和民營醫院聯合開展“義診進社區”活動,讓老年人不出小區就能獲得滿意的醫療衛生服務;每年組織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參加免費健康體檢,精心呵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將轄區內失能老人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定期開展上門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并對其家庭成員進行日常護理培訓;用好社區“老年助餐點”,幫助有需求的老人充分享受到這一惠老政策,讓老年人吃得放心、安心、暖心;組建“情系夕陽”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幸福來敲門”服務活動,用心關愛小區內的空巢、孤寡老人;引入專業社會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家政、送餐、心理慰藉等上門服務;常態化開展“送文化”“送電影”“送演出”進小區活動;主動支持關心小區內的民間文藝愛好者,為他們排練、演出搭建平臺;創辦“公益集市”,按季節特點在小區舉辦專場主題節慶活動;拓寬活動空間,在物業辦公場所開辟棋牌室和圖書角,使老年人茶余飯后有了休閑娛樂好去處。
強化措施圓心愿。積極推行“社區黨委搭臺、黨建引領譜曲、社會組織唱戲、居家老人喝彩”的養老模式。建立老年活動中心,成立老年大學,堅持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和學、樂、為相結合的辦學原則,開辦了舞蹈班、太極拳班、柔力球班、書畫班和棋類班,吸引了100多名老年人參加,滿足老年人就近娛樂的心愿;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居民代表大會、樓棟長會議、老年人座談會和法律法規、衛生健康、科技知識講座等,滿足老年人就近學習的需求;成立“五老”志愿者服務隊,常態化開展綜治巡邏、環境督查、防溺水巡查、政策宣傳等活動,滿足老年人就近奉獻的愿望,涌現出一批優秀老年志愿者,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組織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開展鄰里互助,鼓勵年輕人與老年人結對子,增進老年人與其他年齡段居民的交流與融合,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既讓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又助老年人社會參與度明顯提高,社區凝聚力日益增強,推進了社區各項工作創先爭優,取得了良好成效。新化社區近兩年分別榮獲安徽省防震減災示范社區、安徽省“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蕪湖市民主法制示范社區、蕪湖市文明社區,轄區內的新城華府小區被評為蕪湖市皖美紅色物業、首批“最干凈小區”。
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今后,繁昌區新化社區將繼續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探索創新,努力為老年人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推動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邁上新臺階。(楊才星 范光瑩)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