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繁海社區:昔日“小菜園” 今日“小公園”
每當夜幕降臨,便有幾個廣場舞愛好者如約而至來到繁陽鎮海螺花園六區前面的“海螺睦鄰公園”里鍛煉,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自從這個小公園建成后,只要不下雨,我們就會來這里跳舞健身,再也不用為沒地方鍛煉而發愁了。這還得感謝繁海社區居委會為我們解決了健身難題啊!”廣場舞領頭人唐阿姨興奮地說道。
海螺花園六區是個安置小區,建于2008年,是個老舊小區。小區內沒有健身廣場和健身器材,居民想跳舞和健身只能去周邊其它小區或附近公園“蹭”場地和健身器材。小區出口處有一塊近2000平方米的荒地,由于沒有明確用途,漸漸地便成了一塊荒地,久而久之上面便長滿了雜草。也不知始于何日,住在附近的居民便在此開荒種起菜來,你家一塊,他家一垅,種了各類時令蔬菜,儼然成了一個“小菜園”,就像城市里的一塊“牛皮癬”,極大地影響了文明創建,也成了社區治理的一大難題。
為提升文明創建水平,改善居民休閑健身的環境,在了解情況后,繁陽鎮政府與區有關部門想居民之所想,解居民之所憂,幫居民之所需,積極主動地想辦法、下功夫、出實招,于去年撥出專款20多萬元對這塊“小菜園”進行了徹底清理整治,鋪上了草皮,修建了健身廣場和步道,安裝了健身器材及座椅。此舉,既徹底清除了這個影響市容市貌的“小菜園”,又圓了小區居民休閑健身的“微心愿”。
“自從這個‘海螺睦鄰公園’建成后,早晚都會有居民來此休閑鍛煉,以前菜地施肥過后所發出的難聞氣味再也沒有了。非常感謝區、鎮領導的關心,聚焦‘關鍵小事’,幫助居民實現了‘推窗見綠’休閑健身的心愿,既提升了城市文明創建水平,又增強了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說起這個改造一新的“海螺睦鄰公園”,繁海社區黨委書記夏佳筠對上級部門為民辦實事的舉措充滿了感激。(楊才星 徐慧)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