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陽鎮安定社區:“3+”聯動工作模式 為社區治理賦能
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作用,安定社區積極探索,充分發揮“3+”聯動工作模式,助力社區治理提質增效,推動基層黨建、文化生活、物業服務、為民辦實事等各項工作全面進步。
“黨建+物業”,提升居民幸福感。為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打造幸福小區,安定社區貫徹黨建引領,不斷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強化黨組織在物業服務中的引領作用。為推進“紅色物業”建設,在區物管中心和鎮物管辦的指導下,安定社區先后完成了峨溪豪庭、眾毅名城、浪琴灣和安定花園4個居民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工作,嚴格審核候選員資質,融入“紅色血液”,確保黨員占比60%以上,并積極引導和協助業委會履職,加強與非公企業黨組織加強交流、共同學習。近期組織了“文明養犬”、“養老詐騙”、“電梯安全”等20余場進小區宣傳活動。
“網格+服務”,提供精準化服務。網格化管理的全覆蓋,讓社區辦事提速增效。根據實地情況,安定社區黨支部統籌規劃將轄區共劃分為8個網格,并成立了由社區黨員為組長,專業人員和大學生志愿者等為主要成員的“紅色志愿隊伍”,深入基層,切實解決了群眾關心的環境綠化、消防安全、道路照明等各類問題。在疫情防控、未成年人防溺水、綜合治理等工作中,網格化管理優勢突出,2022年以來,安定社區管控重點和低風險地區人員約2000人次,數字之大,任務之重,可見一斑;暑假期間,為保障未成年人安全,社區志愿服務隊定期在重點水域進行巡查、勸導,確保了安全事故零發生;截至目前,安定社區調解和解決群眾矛盾共計12次,精準服務殘疾人、困難家庭和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30余人次,讓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更有溫度。
“文化+生活”弘揚傳統和新風。社區文化根植社會基層,源自群眾需求。引領文化生活,是文化建設最生動、最閃光、最基礎的環節。社區黨支部重基層設施建設,積極對接上級文化部門,對居民小區健身器材、文化場地等開展維修或新增,極大地改善了基層文體設施匱乏的狀況;社區黨支部重資源優勢整合,聯合轄區內文化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駐地單位經常性開展共建活動,并將文藝人士融入社區文化隊伍,今年已組織了“我們的節日——迎新春,送春聯”“黨建引領慶端午”“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藝演出”等數十場文化活動,既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又極大豐富了群眾生活;社區黨支部重傳播文明新風,為守護綠色、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環境,引導未成年人自覺抵制非法、有害出版物和信息,多次與城關一小開展“綠書簽進校園”和“掃黃打非知識宣傳”活動,在轄區內積極宣傳“垃圾分類”“文明餐桌”“文明祭掃”等,讓文明新風吹入千家萬戶。
社區是服務群眾實際意義上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大背景下,安定社區不斷地探索和實踐,用心打造和諧美好的社區環境,努力實現真正的共建共治共享精神文明社區。(通訊員:潘仕仙)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