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山區:公益課堂點燃傳統文化傳承熱情
“在折疊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邊對邊、角對角,這樣后面剪的時候才能確保對稱。”7月15日上午,在蚌山區舉辦的傳統文化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公益培訓課上,蚌埠市剪紙非遺傳承人周婷為學員們講解剪紙的基本要領。
課堂上,老師通過生動演示與趣味講解,帶領學員們了解剪紙文化的歷史淵源與象征內涵,并一邊耐心地講解剪紙步驟,一邊進行示范。學員們圍坐在一起,認真地按照老師的指導,折紙、裁剪。隨著剪刀的游走,一幅幅剪紙作品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漸完成,不僅展現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更凝聚了大家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愛與傳承。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蚌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區文化館組織開展傳統文化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公益培訓活動。課程堅持以居民興趣為導向,涉及非遺剪紙、非遺草編、非遺戲曲、快板、書法、朗誦等多個領域,由專業資質的優秀公益輔導老師親自授課,推動傳統文化在基層落地生根。
草編課上,蚌埠市草編非遺傳承人張士超老師向大家展示各種栩栩如生的草編動物,并“手把手”帶著學員們動手制作;書法課上,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連劍橋、谷根喜老師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培養學員們的藝術審美;戲曲課上,安徽省衛調花鼓戲省級傳承人董瑞玲老師通過看、聽、學、演相結合的方式,讓學員們沉浸式感受戲曲藝術魅力……學員們通過現場教學,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神奇魅力。
蚌山區開展傳統文化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以來,通過深耕課程品牌、優化課程設置、聚焦成果展示等方法,搭建了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傳統文化展示平臺,實現了“老中青少”全覆蓋,讓公益課堂成為居民“家門口的藝術殿堂”。
“公益課堂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暑期生活,讓他們近距離體驗了傳統文化遺產的魅力,更以藝術為紐帶,增強了社區凝聚力。”蚌山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公益培訓活動將充分考慮受眾群體的不同需求,不斷豐富課程設置,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來,讓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