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彬:于細微處顯擔當,以初心暖人心
“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身邊的人護好。” 這句樸實的話,是朱同彬的人生信條,也刻在了他的每一個角色里。在華陽社區(qū)豐產村民組,他用腳步丈量民生,成為村民的“暖心守護者”;在1路公交車上,他用方向盤承載責任,化身乘客的 “安全暖心人”;在母親的病床前,他用陪伴詮釋孝心,當好母親的“貼身照料者”。三重身份,一份堅守,他用點滴行動書寫著新時代普通人的不凡篇章。
甘做村民的“暖心守護者”
作為華陽社區(qū)豐產村民組組長,朱同彬的心里裝著一本 “民生賬”——村民的每一聲嘆息、每一次蹙眉,都是他必辦的“急事”。
豐產村民組旁的S457公路上車流不息,公交改革后車輛需按站停靠,可組里路口沒有公交站牌,村民去城里買菜、看病,得頂著烈日或寒風多走十幾分鐘路,路段頻發(fā)的交通事故更讓大家憂心忡忡。“不能讓鄉(xiāng)親們遭這份罪!”朱同彬揣著村民的期盼,一次次往區(qū)交通運輸局跑。他不怕磨破嘴皮,反復講村民的出行難;不怕跑斷腿,帶著工作人員到現(xiàn)場看隱患。終于,當嶄新的公交站牌立在豐產組路口時,村民們圍著他笑出了聲,朱同彬說:“只要大家出門方便,跑多少趟都值!”
幾年前,豐產村因地勢較低,供水供電頻頻“掉鏈子”,斷水斷電的日子嚴重影響村民正常生活。危急時刻,朱同彬第一時間聯(lián)系消防大隊,為村民爭取到臨時供水,解了燃眉之急。同時,他又多次跑到供電公司咨詢解決方案,得知需增設變壓器卻面臨資金難題時,他沒有退縮,挨家挨戶上門溝通。“裝了變壓器,咱們再也不用摸黑做飯、大夏天能開風扇了!”他捧著測算單,跟村民算“安全賬”“長遠賬”,把道理講到每個人心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村民們主動眾籌資金,變壓器順利安裝。村里恢復了穩(wěn)定的供水供電,家家戶戶亮起燈火、流出清泉的那一刻,村民們的歡呼聲里,滿是對朱同彬的感激。
除了幫村民解決“大事”,閑下來時,他常自帶工具擦拭沿路的站牌、修剪綠化帶、清理遮擋視線的樹枝。他常說“環(huán)境清爽了,大家出門也舒心”,就這么憑著一雙手、一份心,把村里的出行路打理得清清爽爽,讓鄉(xiāng)親們每一次出門,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與溫暖。
勇當乘客的“安全暖心人”
在運泰集團公交車司機的崗位上,朱同彬始終秉持“安全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不僅將乘客平安送達目的地,更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用勇氣與擔當守護生命安全,用耐心與熱情溫暖每一位乘客。
2025年8月22日,朱同彬駕駛公交車行駛途中,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發(fā)生交通事故,有人員被困在車內。他當機立斷,將公交車安全停靠在路邊,沖下車救援,大聲招呼周邊群眾一同幫忙。為防止被困老人被碎玻璃劃傷,他徒手清理車頭擋風玻璃上的殘留碎渣,鋒利的玻璃劃破了他的手掌,鮮血滲出,他卻渾然不覺,又迅速找來工具砸掉剩余的大塊玻璃。在眾人合力下,被困人員很快被救出,直到確認傷者無大礙,朱同彬才注意到手上的傷口,笑著說:“傷口不大,救人最重要,當時根本顧不上疼。”
9月6日,相似的溫暖場景再次上演。行駛途中,朱同彬發(fā)現(xiàn)前方車輛起火,火勢逐漸蔓延。他立即向乘客說明情況,安撫大家情緒,隨后拿起車內的滅火器,快步沖向著火車輛。面對熊熊火焰,他沉著冷靜,熟練操作滅火器撲滅火源,成功避免了災害擴大,保護了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乘客們紛紛為他的專業(yè)與勇敢點贊。
朱同彬每次到站停車都十分平穩(wěn),等乘客坐穩(wěn)才啟動,面對乘客的詢問總是耐心解答,對老年乘客更是格外照顧。他所駕駛的1路公交車連接高鐵站與繁昌城區(qū),經常有外地人前來辦事。之前有位乘客第一次去區(qū)政務中心辦事,因不熟悉路線十分焦急,朱同彬耐心詢問后,詳細告知下車后的路線,還貼心提醒注意事項。事后,這位乘客在公交車留言簿上寫下感謝話語,字里行間滿是對朱同彬的感激。還有一位八旬老人,經常乘坐他駕駛的1路公交車,寫下千字感謝信,稱贊他拾金不昧、沉穩(wěn)踏實、認真負責。
爭做母親的“貼身照料者”
工作中堅守初心,生活中朱同彬更是一位孝老愛親的典范。2021年夏天,他的母親遭遇嚴重車禍,生命垂危。那段時間,朱同彬白天堅守公交崗位,確保乘客安全出行,下班后便馬不停蹄地趕向醫(yī)院,悉心照料母親,為母親擦洗、喂飯、陪母親說話,祈禱母親能早日康復。
然而命運卻開了個殘酷的玩笑,經過全力救治,母親最終還是成了植物人。面對這樣的打擊,朱同彬沒有消沉,而是選擇用更堅定的守護陪伴母親。每天下班后,他為母親理發(fā)、擦身、喂食、煎藥,動作輕柔熟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從未有過一句怨言,始終堅信母親能感受到他的陪伴。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美德。
從村民眼中的“暖心人”,到乘客心中的“放心人”,再到母親身邊的“貼心人”,朱同彬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點點滴滴的善舉,匯聚成助人為樂的暖流,照亮了他人的生活,也彰顯了新時代普通人的責任與擔當。他就像一束微光,雖不耀眼,卻足以溫暖人心,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俞璐)
責任編輯: 趙倩